近日,財政部長樓繼偉在談及未來個稅改革方向時表示,將從分類稅制改成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稅制,在對部分所得項目進行綜合計稅的同時,會將納稅人的贍養(yǎng)、按揭貸款等家庭負擔計入抵扣因素,綜合和分類相結合后會擴大納稅覆蓋面,抵扣因素也加大,以促進公平。
  建立分類和綜合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是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的目標。目前的個稅是通過區(qū)分11種類型的所得,并進行分類計征,不同類型的稅收處理方法和稅率都有不同。這一體制雖有利于稅收征管的明晰方便,但缺點是不能根據(jù)不同納稅人的綜合性收入來適用稅率,從而不利于發(fā)揮超額累進稅率緩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如工資薪金所得按目前的劃分方式,實行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在個稅體系中最為復雜,且*6邊際稅率達45%,同時基本上實行代扣代繳的方式,通常能確保征收到位,偷漏稅空間較小。但目前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因并非工資薪金收入,而是高收入者的財產性、經營性收入,如擁有房地產原因導致的財富差距。而目前個稅制度把高工資薪金視同于高收入的做法,不僅不利于發(fā)揮個稅的收入分配調節(jié)功能,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高薪酬勞動者的積極性,且不利于中產階級的培育。因此從當前的分類稅制向綜合稅制改革很有必要。
  同時,當前在個稅抵扣方面,實行3500元的無差別免征額規(guī)定,并沒有考慮到現(xiàn)實中因為納稅人負擔不同導致的納稅能力差異,從而不能充分照顧到公平性。個稅納稅人通常都存在一些必需的家庭負擔,如贍養(yǎng)老幼等因素產生的必要開支,以及為滿足自身基本居住需求而付出的住房按揭貸款。為稅收公平,免征額度有必要從現(xiàn)有的“一刀切”,改革為考慮不同納稅人的具體情形,實行因人而異的抵免。如對住房按揭貸款等的抵免,可根據(jù)一些學者的建議,嚴格限定范圍并設置每月上限,以免刺激投機性住房需求,并對不需交納按揭貸款者造成不公。
  近年來國內輿論對個稅改革主要聚焦于免征額,但全面改革現(xiàn)已日益迫切。因為各種因素的制約,向綜合個稅制度的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要經歷一個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過渡。但在大方向上可趁此改革機會進一步簡化個稅稅制,減少稅率檔次并降低邊際稅率??梢钥紤]像財政部建議的擴大納稅覆蓋面,但這應以總體上減稅為前提,唯此才能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加快經濟轉型目標的實現(xiàn)。
  走向綜合稅制的改革會提高稅收征管的技術要求,從而給稅務機關帶來復雜挑戰(zhàn),因而目前必須加緊完善配套措施幫助稅務機關做好應對準備,如加快稅務信息化及信息全國聯(lián)網的步伐,構建更完善的個人財產登記與評估體系等。更進一步的改革則應在各項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實現(xiàn)個稅的免征額根據(jù)通脹因素調整,以及區(qū)分納稅人婚姻狀況,對已婚者按照家庭收入征稅,從而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現(xiàn)代化個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