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年底將近,老同學們大批量的噓寒問暖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畢業(yè)年限越久遠的財會人越是能感覺到“差距”的存在。可能當年考試排名在你后面的人,幾年后就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jiān),掌管公司財政命脈,而你卻在某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yè)里被人掌管著,毫無抬頭的跡象。
為什么看起來一樣的起點,相似的競爭力,可是等到若干年過去了,你和你的老同學們已經成為了截然不同的樣子?1.對職業(yè)的選擇和規(guī)劃
看起來一樣的求職,每個人的目的卻各有不同。有的人只想要輕松的活計,有的人只想要解決眼下的就業(yè)問題,而有的人則有一份清晰的職業(yè)規(guī)劃,大致明白自己在什么階段處于什么樣的公司、做什么事。
相對于前幾類來說,最后一類人會走得更遠,或者說,誰能掌握到最后一類的心態(tài)和訣竅,就能更快摸索到自己的職業(yè)道路。無論是遇到挫折、遇到變故的時候,都能更快恢復、重新振作,面對困難和機會也更懂得把握、更有準備去爭取。2.對安逸的態(tài)度
財會工作想要安逸起來也是很舒適的,每天、每月、每年不過就是這么些事,哪怕要加班其實也都是熟悉的工作。心理難免會因此進入一個舒適區(qū),不愿意去改變。
但是就是有人不愿意讓自己那么舒坦,想要跨出舒適區(qū),去接受更多的挑戰(zhàn),讓自己在同樣的時間里成長更快,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之后,換取到更好的機遇和更上升的地位。
同學之間的差距就是這樣出現的,有人學習的時候你在淘寶、有人考試的時候你在旅游,有人花錢在考證上,而有人花錢在吃喝玩樂上……對安逸生活的不同態(tài)度,讓財會人越走越不同。3.對自己的寬容度
昔日里我有一對關系特別好的大學同學小A和阿B,大家畢業(yè)后都做了會計,不同的是小A去了四大,每天勤奮工作、認真加班,壓力之下還利用自己業(yè)余的時間去高頓讀CPA的課程,無論是考試還是工作雖然都很辛苦,但是都沒有放下,如此三年后小A考出了CPA證書,利用四大的工作經驗跳槽去了一家知名上市公司,又三年后成為了該公司的財務總監(jiān)。
而阿B則在家門口的私企做會計,一開始也是很努力的,跟著小A一起考證、跟著前輩一起探討工作,但是等他三年后升職為了總賬會計,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覺得CPA考不出也無所謂了。在這種對自己的寬容態(tài)度之下,阿B每天都很逍遙,同時也再未升職過。
顯然,在你對自己不同要求的前提下,你所能付出的便有了多與少,收獲的自然也有所不同。
誠然,即便是同班同學,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背景、基礎和能力水平,但是大致上你們都是一個梯隊的。至于未來為什么有的人還在原來的梯隊徘徊,有的人已經晉升了好幾個level,這就完全在于畢業(yè)后的日子里你為這份工作付出了多少、對自己要求了多少。
沒有哪位老同學的成功是輕松得來的,如果你不趁早開始努力,恐怕明年的年底你依舊會害怕和老同學見面。

▎本文作者鐘顏,來源高頓網校。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載請注明來源高頓網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高頓網校”(gaoduneclass),滿滿的會計實務干貨,免費網課隨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