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12月份的ACCA考試越來越近了,你是能夠輕松高分通過,還是臨時抱佛腳求通過?高頓網(wǎng)校小編覺得,不管是哪種方式的通過,最重要的是“通過”二字!即使是后者也不要緊,一位風險厭惡者——全國F9考試狀元來給你支招了,她還分析了ACCA應試中的短板效應,該如何高分順利通過F9,還是有很多技巧的!
  
        短板效應,指的就是一個木桶*5的裝水量,取決于組成它的最短的一塊木板的長度。在應試這一領域,并非所有的考試都適用這一假設。有的考試,關注的是所有木板連在一起的長度,典型如高考,計算總分并且分數(shù)是越高越好。有的考試,則在這一基礎上還增加了對短板的關注,比如雅思,出國留學的朋友刷雅思分數(shù)時應該都知道申請的學校往往不僅要看均分,還要看最低項目的分值,例如要求均分7分,最低不低于6.5分。然而在許多考證類的考試中,例如ACCA,短板才是決定能否快速全科通過的關鍵。
  收到上年12月的考試結果時,我是很驚喜的。驚的是,F(xiàn)9居然考出了90分,一瞬間還以為這是學校期末考的分數(shù)。喜的是,考前很怕的P1也以50多分低空飄過了??记拔业膫淇紩r間分配,大概可以說是這兩門課“一九開”,10%時間F9,90%時間P1。這是因為,我是一名典型的中國理科生,熱愛計算,討厭“吹水”,尤其是不善于英文寫作和抽象的概念。那么在12月的考試中,主要的短板風險點自然是P1。那么最為符合“3E”的備考模式,自然也就是這種“一九開”。作為一個風險厭惡者,我對掛科的厭惡遠大于對刷分的追求。如果要我在“90+49”和“50+50”之間做選擇,我自然是毫不猶豫選擇后者。相信大多數(shù)考友也是如此,畢竟沒聽說過有人通過后還再考一次刷分的。
  那么既然短板如此重要,為什么很多時候又被人們無意或刻意“忽略”了呢?因為和短板打交道絕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高頓財經的Mike老師說,在應試備考中,對“成就感”的追求會使人過度沉迷于自己的優(yōu)勢領域,反復進行邊際產出小但心理效用大的練習,營造出一種“我很努力”或“我很厲害”的錯覺。而練習短板領域時,則會由于個人天賦點的不同,產生一種“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的錯覺。進而灰心或是心理不平衡。實際上,付出與回報永遠是成正比的。但要加上兩個前提:相同個體,相同領域。那自己的劣勢和自己或別人的優(yōu)勢比較效率,那是永遠沒有結果的。作為考生要關注的,應該是單位備考時間對于整個考試目的的邊際貢獻,然后把時間投放在邊際貢獻大的領域。這個考試目的,根據(jù)不同的考試要求,可以是刷分,也可以只是通過,但如果一開始就找錯了目的,那就離迷路不遠了。
  以上那些,只是從純粹功利應試的角度得出的觀點。但拋開應試,從提高就業(yè)力的角度而言,我的觀點又與之完全相反了。短板效應的比喻是針對水桶而言的。然而在職場,我們個人的角色不是水桶,而是木板,單位則是個人這些木板圍成的水桶。雇主雇傭一個員工,看重的就是他給公司帶來的邊際貢獻。雇主需要的,是員工的長板,這樣才能把公司缺少的技能和資源短板盡可能的拉長。各方面平均,或許可以在考場上幫助考生達成目標,但很難在職場上讓一個職業(yè)人士走得出彩。職業(yè)人士,本身就是在特定專業(yè)領域有著專業(yè)素養(yǎng)的人才。換言之,擁有技能長板,本身就是職業(yè)人士的必備要求之一。ACCA課程的范圍相對于許多會計師考試都是很廣的,這有利于讓財會人士在其中找到自己未來的專攻所在。
  最后是對于計算類和文字類科目分別談談個人不足參考的經驗。計算類:計算題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平時在高頓題庫的練習中,很多人往往不在意格式只在意結果,認為等考試再認真寫不遲。實際上完整的格式有利于防止遺漏問題和條件,格式本身也是重要的踩分點,向評卷人展示自己對思維方式的掌握。各類計算題基本有各自固定格式可循,熟記格式后解題其實就是代入題目信息,難度大大降低。
  文字類:速讀考官答案,熟悉踩分點??脊俅鸢甘且蝗嚎脊僮谝黄馃o時間限制推敲出來的,在應試角度沒有任何可行性。但是模仿考官的重點詞句,比自己隨意造詞造句要保險得多。再配合每套卷最后的評分標準,就可以標記提煉出真正踩分的詞句。復習時需要看的,其實就是這些踩分點和評分標準,確保能以最簡練省時的方式踩準不部分得分點,而不至于考后出現(xiàn)一種“我明明寫了很多,就是答不到點上”的感覺。
  最后祝各位考友,考試包過,早日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