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微軟的Xbox One發(fā)布會,今天凌晨另一位科技巨頭也體驗了一場別樣的直播。蘋果執(zhí)行總裁 Tim Cook 今天在針對其稅收情況的國會聽證會上接受了議員的質問。
  “去年,我們向美國國庫繳納了將近 60 億美元現金稅款。我們繳了任何應該繳納的稅,一分都不少。”這是 Tim Cook 的原話。顯然議員們認為蘋果作為世界上最值錢的公司,該繳納的稅應該遠高于使其成為美國*5納稅人的“將近 60 億”。一份來自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Permanent Subcommittee on Investigations)的報告花了長達37頁來闡述了蘋果是如何用離岸皮包公司和各種官樣文章為自己省去 138 億美元稅款的,關于跨國公司避稅策略的各種花邊在這篇報告里全有了。TechCrunch 為我們整理出了幾條*2戲劇性的重點。
  蘋果的聽證會
  愛爾蘭:稅收天堂
  除了巍峨群山、雄偉瀑布和悠久的歷史,愛爾蘭也用 12% 的低稅率吸引著那些超級跨國公司們。而愛爾蘭政府給蘋果的優(yōu)惠政策是更誘人的 2% 超低稅率。但是再等等,根據報告,至少從 2009 年開始,蘋果平均稅是…0.06%。
  此次蘋果招致如此抨擊的一個原因就是調查委員會認為蘋果通過設立愛爾蘭分支機構的方式利用兩地對稅收居所(tax residence)的不同定義而逃避巨額稅款。美國國稅局 IRS 只將總部在美國境內的企業(yè)設為納稅對象,愛爾蘭的法律則只會把在愛爾蘭境內操作的公司視為納稅對象,因此由于分支機構設在愛爾蘭而研發(fā)工作和董事會議又只在美國進行,蘋果就合法地避開了兩國的稅賦。
  這么做的結果是蘋果只需承擔 20.1% 的有效稅率,既低于其上報的 24%~34% 又遠不到美國政府想要的 35%。
  “自產自銷”減少收入
  調查委員會還認為蘋果通過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然后通過知識產權轉移、各分支間以不公平價格交易等手段避過或降低稅款。比如繼承蘋果知識產權蘋果的分支之一 ASI (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向代工廠購買蘋果設備后再以高價轉賣給另一分支 AOI(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
  “舉例來說,蘋果在 2011 年上報了 340 億美元的稅前收入;然而,只有 1 億 5 千萬美元,不到 1% 被歸入蘋果日本分支的收入,盡管日本是蘋果表現*4的市場之一。而 2011 年 ASI 的凈收入則為 220 億美元”,該報告解釋到。
  選擇收入最少的子公司來繳稅
  一個 IRS 法規(guī)上的“漏洞”允許有資格的主體選擇其承擔賦稅的組織形態(tài),換句話說,蘋果作為一個有資格的主體可以選擇其收入最少的一個分支作為被征稅的對象。這個規(guī)則被叫做“check-the-box rule”,其本意是簡化跨國公司的納稅規(guī)則,卻無意中成了一個可被利用的 bug。
  于是,根據報告所述,“蘋果把日本子公司的收入從美國轉移到愛爾蘭”,由于其與愛爾蘭政府協定的極低稅率,蘋果得以節(jié)省高達百億的稅賦。
  不是*10
  根據路透社一則新聞,大型美國企業(yè)去年的海外收入達到了創(chuàng)記錄的 1.9 萬億美元。如果將這些現金全部匯回美國,根據現有法律這些公司需上繳*6 35% 的營業(yè)稅,也難怪蘋果會被盯上。但是利用類似的方法來逃避稅賦可不是蘋果一家在干,其實早在去年 9 月份時就有一份報告詳細列舉了駐扎在海外避稅天堂美國公司們(詳見以下來自 Business Insider 的列表)。蘋果只是作為海外現金儲備*6的倒霉蛋被揪出來鞭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