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快要結束的時候,有記者曾經大聲向總理發(fā)問“對股市是否有信心”?總理笑著回答:“只要你有信心,我就有信心。”
  信心不但和黃金一樣耀眼奪目,甚至還要比黃金的分量更加重。如果投資者普遍對股市的信心都比較充足,那么股市在發(fā)揮應有功效的基礎上,還會對實體經濟起到更好的支持作用。
  然而,構建中國股市的信心,是一個長期探索的過程,既需要時間的等待,也需要時間的檢驗。這股中國股市的“黃金”信心,還得依靠多個市場參與主體齊心協力來共同建構。
  多方利好,股市暖風頻吹
  本月上旬,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發(fā)布了一份針對2月份投資者信心的報告。這份報告對中國的證券市場投資者的信心進行了調查,顯示2月份投資者信心指數環(huán)比升8.7%。
  這個數據較1月份相比,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超過6成的投資者都看好大盤的上漲趨勢。近日,滬深兩市的股指也在投資者信心提振的情況下,延續(xù)反彈的態(tài)勢,甚至出現K線六連陽。
  部分公募基金公司也回應了總理的講話,表示對股市有信心,要向市場傳遞更多正能量。
  股市復蘇的熱情和勢頭還遠遠沒有結束。3月18日,證金公司今年首次“降息”,下調費率,并宣布21日起全面恢復轉融資業(yè)務5個期限品種。業(yè)內人士認為,此舉意為為股市“拉人氣”,活躍交易與增大資金供給。
  股市信心提振,頻吹暖風,是在多方利好的條件下產生的。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屬重大利好消息,給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穩(wěn)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黨中央國務院、證監(jiān)會等領導近日發(fā)表的有關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一系列講話,向股市傳遞了一波又一波的正向勢能,也穩(wěn)定了市場對股市的預期。
  中小投資者心態(tài)轉變:謹慎而敏感
  在經歷了去年7月的股災波動之后,許多中國的中小投資者的投資心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巨災過后,負面陰影仍然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不少“韭菜”依然心有余悸。
  現在股市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們便會驚恐萬分,失去冷靜,迅速逃離,唯恐擔心昨日在股市中輸得血本無歸又要再次上演。而市場上的跟風效應,又會在不知不覺中助長恐慌情緒蔓延的勢頭,進一步沖擊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我國股市長期現實一直是散戶偏多,機構投資者比例不足。這也部分導致了市場的風險防御機制脆弱,整體把控難度較大。中小投資者偏多,投資的風險偏好不同,彼此之間的素質也是相差較大,一旦出現大的波動,在個體情緒的推波助瀾之下,便極易演變成滅頂級別的災難。
  許多投資者已經在股災之后或退場,或選擇觀望。下半年的緩慢回升,再到今年開年整體股市的低迷,也是和投資者這波心態(tài)轉變的副作用延續(xù),對未來股市信心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有一定關系的。
  任何股市信號的釋放,都會被敏感而謹慎的投資者放大,甚至片面化、單一化、絕對化。因此,要想轉變股民的心態(tài),就得重拾他們對股市的信心。
  政府監(jiān)管層:提高監(jiān)管能力與水平
  兩會新氣象,進一步推高了股市的信心,市場期待股市春天的暖意回歸。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問中曾指出,“金融監(jiān)管要守土有責,否則拿你是問。”
  政府和監(jiān)管者對股市的信心提振,負有維穩(wěn)的責任與義務。要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維護國家整體金融安全的穩(wěn)定,維持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fā)展,提升監(jiān)管能力與水平是一個切入口。
  一方面,追本溯源,要提振股市信心,還是需要從中國股市本身入手,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年初實施的熔斷機制,已經被證實與中國的具體國情不符,也不適合中國股市自身特點。
  新任證監(jiān)會主席劉士余在記者會上提到,“未來幾年,我們的市場投資主體結構不會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未來幾年我們也不具備推行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
  尊重中國的國情,尊重中國的股市現實,這是政府監(jiān)管股市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
  另一方面,針對股市中出現的違法亂象,監(jiān)管者也應不遺余力地給予打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資本市場秩序穩(wěn)定。
  如果股市充斥了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行為,投資者在進入市場的時候,難以用成本收益的方式來正常交易,股市的吸引力消失,不確定性和未知被無限放大,信心自然無法樹立起來。
  金融機構:完善人才結構,加強風險提示
  金融機構在資本市場中,一直扮演承上啟下的重要角色,既要貫徹監(jiān)管層的精神與政策,也要為投資者、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投資收益。
  在提高股市信心方面,金融機構者也責無旁貸。提高機構投資者的服務質量,是中國股市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高頓職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的馮偉章指出,服務質量的提升,先得從提高從業(yè)人員的素質入手?,F有的金融機構從業(y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具備專業(yè)資質認可的高級金融人員更是鳳毛麟角。
  沒有實力過硬的高端人才,服務質量的提高就無從談起。不少金融機構已經意識到了人才短板的負面后果,因此紛紛展開了對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等高級金融證書持證人的白熱化爭奪。
  據高頓財經發(fā)布的相關資料顯示,特許金融分析師是現金融行業(yè)認可度*6的證書之一,大陸持證人不過3000多人,但遠遠無法滿足實際的需求,因此持證人的發(fā)展前景被廣泛看好。
  此外,金融機構對投資者的風險提示作用也不可忽視。機構有義務完善服務,告訴投資者潛在的風險和收益,勸導投資者以理性、冷靜的心態(tài)開展投資行為。股市漲跌是很正常的事情,成熟的投資者須以平常心來面對這一事實。
  ▎本文作者Natalie,來源高頓網校CFA。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高頓CFA”(gaoduncfa)。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