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考研是一個相對較難的考試,知識點較多,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和準備,因此考點一定要掌握,不然考試的時候就會手忙腳亂。另外心理學作為一個熱門的專業(yè),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參加考試,競爭非常激烈。加上心理學碩士招生人數(shù)不多,同學們一定要對知識點加深理解記憶,爭取脫穎而出。這里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心理學考研必背考點: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理論,希望大家備考順利。

  一、自我調節(jié)概念
  自我調節(jié)理論是由觀察學習理論中的自我強化概念衍生出來的。自我調節(jié)包括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三個基本過程。自我調節(jié)理論是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最重要轉折點,表現(xiàn)了人的認知對行為的多種影響。自我調節(jié)理論的形成,把社會學習理論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是班杜拉及其學習理論的最重要的轉折點。
  1、自我觀察
  自我觀察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行為、情緒和思維進行觀察和感知,以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和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
  2、自我判斷
  自我判斷是指個體根據(jù)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進行評估和判斷,以確定是否需要采取行動進行調節(jié)。
  3、自我反應
  自我反應是指個體通過采取行動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以實現(xiàn)自我控制和自我調整。
  二、自我控制概念
  自我控制包括認知控制和行為控制兩個方面。認知控制是指個體對自己的思維和想象進行控制和調節(jié),以避免不適當?shù)南敕ê托袨?。行為控制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進行控制和抑制,以避免過度反應和沖動行為。
  三、意義
  自我調節(jié)理論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班杜拉認為,各種社會示范對兒童道德標準的建立和整個社會進程發(fā)生重要影響,而人一旦社會化,就不再依靠外在的獎勵或懲罰,而是靠自己內部標準來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因此,自我調節(jié)是兒童道德行為發(fā)展的一項重要指標。自我調節(jié)是兒童調節(jié)自己道德行為的內在動機,是他們通過積極思考不斷加強道德認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對道德原理、道德規(guī)范的自我體驗并使之內化為自己的道德信念的過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應重視兒童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兒童自我控制、自我調節(jié),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
  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以上就是【心理學考研必背考點: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理論】的有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考研資訊,請登錄高頓考研考試網站查詢。
  另外小編為2024考研的小伙伴們準備了豐富的學習資料,點擊下方藍色下卡片可獲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