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項 | 要求與內容 |
總體要求 | 應當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實質性程序(教材8.4) |
運用條件 (針對細節(jié)測試) |
(1)當使用分析程序比細節(jié)測試能更有效地將認定層次的檢查風險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時,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單獨或結合細節(jié)測試,運用實質性分析程序 (2)實質性分析程序不僅僅是細節(jié)測試的一種補充,在某些審計領域,如果重大錯報風險較低且數據之間具有穩(wěn)定的預期關系,注冊會計師可以單獨使用實質性分析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
局限性 (針對細節(jié)測試) |
(1)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財務報表認定 (2)實質性分析程序能夠達到的精確度可能受到種種限制,所提供的證據在很大程度上是間接證據,證明力相對較弱 |
考慮因素 |
(1)對特定認定的考慮(1/4) (2)對使用數據可靠性的要求(2/4) (3)評價預期值的準確程度(3/4) (4)對可接受的差異額的考慮(4/4) |
對特定認定的考慮(1/4) |
(1)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越高,注冊會計師越應當謹慎使用 (2)在針對同一認定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特定的實質性分析程序可能視為是適當的。例如,注冊會計師在對應收賬款余額的計價認定獲取審計證據時,除了對期后收到的現(xiàn)金實施細節(jié)測試外,也可以對應收賬款的賬齡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以確定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 |
對使用數據可靠性的要求(2/4) |
(1)可獲得信息的來源。數據來源的客觀性或獨立性越強,所獲取數據的可靠性將越高;不同來源的數據相互印證比單一來源的數據更可靠 (2)可獲得信息的可比性。實施分析程序使用的相關數據必須具有可比性(“風馬牛”) (3)可獲得信息的性質和相關性(“認定”) (4)與信息編制相關的控制,用以確保信息完整、準確和有效 |
評價預期值的準確程度(3/4) |
(1)對預期結果作出預測的準確性。例如,與各年度的研究開發(fā)和廣告費用支出相比,通常預期各期的毛利率更具有穩(wěn)定性 (2)信息可分解的程度。通常,數據的可分解程度越高,預期值的準確性越高,注冊會計師將相應獲取較高的保證水平 (3)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可獲得性。在設計實質性分析程序時,注冊會計師應考慮是否可以獲得財務信息(如預算和預測)以及非財務信息(如已生產或已銷售產品的數量),以有助于運用分析程序 |
對可接受的差異額的考慮(4/4) |
(1)考慮重要性和計劃的保證水平。重要性水平越低,可接受的差異額越小;計劃的保證水平越高,可接受的差異額越小 (2)考慮更多的審計證據。可接受的差異額越小,注冊會計師需要收集的審計證據越多,以盡可能發(fā)現(xiàn)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報,獲取計劃的保證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