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一報的是CMA+ACCA雙證班。在CMA成績單不能免考ACCA七門之后,很多人問我后不后悔先考了CMA。
  考CMA是我走的彎路嗎?我覺得不是。
  CMA考了有用嗎?我覺得因人而異。
  沒有如CPA一樣強硬的背景和顯而易見的功利主義的效用,諸如ACCA、CMA這樣的證書“有沒有用”常常被質(zhì)疑。
  我覺得,沒有無用的證書,只有只會抱怨的弱者。
  作為一個在校生,我不清楚CMA這張證書能在職場上帶來多大用處,也不清楚它能改變一個人到什么地步。剛考完CMA的時候很二逼地覺得學(xué)的東西都會了!自己好厲害了!現(xiàn)在想起自己當時的粗淺簡直羞憤交加,越來越覺得舉頭三尺有神明,不敢妄言。
  因此,本文只是談一談自己備考CMA的經(jīng)歷和感受,也算得上是對于大學(xué)生到底要不要考CMA的一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管理會計備考經(jīng)驗

  什么是CMA

  CMA考試是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協(xié)會(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IMA)創(chuàng)立的專業(yè)資格。IMA是從美國國家會計協(xié)會(NAA)派生出來的,已有103年歷史,是美國最大的會計師協(xié)會之一。IMA目前共有會員約1100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和加拿大及世界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CMA與AICPA是美國兩個最主要、最權(quán)威的會計師資格,也是全球最權(quán)威的會計資格,國際上的會計準則和管理標準,主要是以AICPA和CMA的為準。在中國由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進行考試。
  以上內(nèi)容摘自百度百科。
  此外,CMA還被稱為Mini版的MBA,與AICPA、CFA并稱為財會國際三大黃金證書、甚至被官方支持,有外專局國資委下發(fā)的紅頭文件。而在中國,只會做賬的財務(wù)會計日漸式微,管理會計人才存在巨大缺口。
  以上這些內(nèi)容在任何一個CMA官方和培訓(xùn)機構(gòu)的廣告頁都能看到。
  當然,很多消息都有軟廣的嫌疑,其客觀性有待考究。問了一圈學(xué)長學(xué)姐,很少有人了解CMA——前兩年CMA的知名度遠不及現(xiàn)在。但是綜合來看,我覺得CMA仍然有十分誘人的前景,于是毅然決然踏入了雙證的大坑。
  CMA考什么
  考試分為Part1 Financial Planning,Performance and Control,和Part2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CMA考試范圍很廣,難度不大,很多人因此鄙視CMA——CMA仿佛是國外證書鄙視鏈的最底端。但是我覺得,有時候知識體系要比具體知識要重要。最起碼我學(xué)完CMA之后,腦子里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架構(gòu)。在此基礎(chǔ)上,我更愿意就我感興趣的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學(xué)習。CMA對我的意義,更多是啟蒙吧。
  CMA搶占市場的一大競爭優(yōu)勢是雙語考試。官方說明英文和中文考試在含金量上沒有區(qū)別。因為有了英語水平這個壁壘,英文考試通過率要遠低于中文考試。但是大家普遍的看法都是盡量選擇英文,總覺得還是原汁原味的比較好。
  從我個人的感受來講,CMA難度大于ACCA的F階段,因為其題量很大,對速度要求高,通過分數(shù)要達到360/500;比ACCA的P4P5要簡單,因為CMA算是比較典型的美國考試,以選擇題為主(375/500),沒有十分復(fù)雜的主觀性案例分析題,對英語要求也不是很高。再加上只有兩科,戰(zhàn)線很短,絕對是眾人眼中性價比極高的一張證書。

  CMA考路分享

  大一寒假時,我去某機構(gòu)集訓(xùn)班上面授課。說實話,我大一一學(xué)期的課程并沒有給我什么基礎(chǔ),看了前導(dǎo)課也覺得懵懵懂懂。
  第一天,我坐在第一排。
  然而,還是十分徹底地廢掉了。
  聽不懂的時候我就會走神,雙目無神地看著老師的嘴巴張張合合,然后突然一個激靈再把自己拉回來。更讓人心累的是我身邊的學(xué)長學(xué)姐們都顯得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往往我還在戳著計算器不知所措時,就有人自信滿滿地報出答案了。
  所以這課真是上得我心情沉重極了。
  每天下課我都很少說話,要么緊鎖眉頭一遍一遍翻講義,要么不斷進行靈魂的拷問——我不是腦子有問題吧?!
  作為一個渣渣,我每天仍然坐在第一排自我折磨,強迫自己盡可能地集中精力聽課。
  兩個星期的集訓(xùn)班結(jié)束后,我回到家,又勤勤懇懇地刷了兩遍網(wǎng)課。方法很笨很簡單,聽不懂就倒回去再聽一遍,一遍聽不懂就聽兩遍三遍四遍。慢慢地我覺得這東西好像也不是那么難了。
  很多老師對CMA備考的總結(jié)是,看書不如聽課,聽課不如刷題。我私以為,的確,CMA這種以選擇題為主的考試刷題是極有成效的。有些時候記住套路可能也能做得出來題目。但是單純?yōu)榱藨?yīng)試,變成刷題機器也是沒意思的。
  我不是頭腦聰明的那類人,但我真的很痛恨這樣的講法:“遇到這種題你看到這個字眼你就這么做......總之你記住就好了!”其實管理會計真的是很有意思,它不像會計那么枯躁,它只是運用會計作為管理的工具,也就是“Management by accounting”,其重點落在管理學(xué)上。一個只會機械做題的功利主義者,只會被會計這種工具奴役,最后總會抱怨這張證書沒有什么用的。
  大學(xué)生考CMA總被詬病,我覺得這也是一大原因吧。太多學(xué)生都習慣了刷題考證,忽略了CMA是需要結(jié)合實際問題的。
  這樣一個寒假之后,我去考了第一門,420分。相比較500分的總分,我也覺得比較欣慰了。
  至于后來暑假集訓(xùn),我再也沒覺得吃力,很愉快地就上完了課,也不存在當初的糾結(jié)。
  說了那么多,其實無非是想說明:
  第一,基礎(chǔ)不好不要緊,要有克服萬難的決心。
  第二,少一些功利主義的刷題,多一些不為什么的堅持??甲C不應(yīng)該以最后的一紙證書為目的。
  出坑之后
  以前每次聽課的時候,我都會覺得,哇,真的就是這樣!老師講得太對了!兩門考完之后,我抱著我淺薄的認知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真的都挺懂的了。
  學(xué)完之后也對很多內(nèi)容有了興趣。做過精益生產(chǎn)啊平衡計分卡啊之類的案例,然后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比課本上的東西要復(fù)雜太多太多了??催^很多大牛寫的各種文章,然后發(fā)現(xiàn),我以前只學(xué)到皮毛就沾沾自喜的樣子真是太無知了。
  也是這樣,我有一種打開了新世界的感覺。我很感激CMA給我這樣的體驗。
  后來ACCA從第一門考起。因為F2F5F9都和CMA有重合,我看到課本真是感覺十分親切——夸張到把書看看不用做題就能去考試的地步。而從CMA開始培養(yǎng)的財會英語,也讓我學(xué)ACCA的時候沒有那么痛苦吧。
  總結(jié)
  兩年半啦,終于出了CMA+ACCA的大坑。我并不后悔當初做的決定,有時候回想起來甚至會感謝當初的自己多堅持了那么一下。用心去準備一張證書,用心去學(xué)習,真的會有很大收獲的。
  路還很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