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tǒng)的學習統(tǒng)計師考試課程,全面了解統(tǒng)計師考試的教材重點,小編特編輯了統(tǒng)計師考試統(tǒng)計工作實務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統(tǒng)計總體和總體單位
 
  貨幣市場的均衡和利率的決定
  宏觀經(jīng)濟的正常運行不僅要以產(chǎn)品市場的均衡為條件,也要以貨幣市場的均衡為前提。貨幣市場均衡的條件是貨幣需求等于貨幣供給。
 
  貨幣需求和貨幣需求函數(shù)
  貨幣的定義是根據(jù)它的功能作出的。在經(jīng)濟生活中,貨幣主要有四種功能,即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功能、作為財富儲藏手段的功能、作為核算單位的功能和作為延期支付手段的功能。在貨幣的這四種功能中,最主要的功能是作為交易媒介的功能,其他功能都可以被看作是這一功能的延伸。在經(jīng)濟學中,貨幣是被定義為在銀行體系外流通的通貨(包括紙幣和硬幣)以及在商業(yè)銀行的活期存款(支票帳戶存款),通常用M1來表示。其中,通貨是指未被銀行持有的紙幣和硬幣;活期存款是指存入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能夠隨時提取或開出支票用來購買商品和服務的銀行存款,因此也被稱為支票存款。通貨和活期存款具有兩個共同的特點:*9,它們都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工具,因此貨幣也被稱為交易貨幣(transaction money);第二,它們的收益率都很低或者等于零。除交易貨幣外,還有一個被稱作廣義貨幣(broad money)或資產(chǎn)貨幣(asset money)的貨幣。廣義貨幣通常用M2來表示。在M2中,除了包括M1外,還包括準貨幣(near money),即銀行儲蓄帳戶上的存款、由證券交易經(jīng)紀人經(jīng)營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帳戶存款、由商業(yè)銀行經(jīng)營的貨幣市場存款帳戶中的存款等。準貨幣的特點是,它們不能在所有的購買行為中充當交易媒介,但卻可以在短期內(nèi)不受損失地轉(zhuǎn)換成現(xiàn)金,同時,與交易貨幣相比,它們都有一定的或較高的收益率。
  貨幣需求也被稱為流動偏好,是指人們出于某些動機所持有的貨幣數(shù)量。既然貨幣沒有收益或收益率很低,為什么人們還會存在對貨幣的需求即存在對貨幣的偏好呢?這是因為,在經(jīng)濟生活中,人們存在著持有貨幣的三種動機,即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與此相聯(lián)系,也就存在著三種貨幣需求,即對貨幣的交易性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
  貨幣的交易性需求是指個人和企業(yè)出于交易動機即為應付日常的交易活動所持有的貨幣數(shù)量。在經(jīng)濟生活中,人們每隔一段時間才有可能獲得收入,但交易支出每天都有可能發(fā)生。由于人們的交易支出和收入的獲得在時間上存在著不一致,從而也就產(chǎn)生了對貨幣的交易性需求。不同的消費者,不同的家庭對貨幣的交易性需求的數(shù)量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主要取決于人們收入水平的高低。一般情況下,收入水平越高的人,對貨幣的交易性需求就越大,反之,收入水平越低,對貨幣的交易性需求就越小。因此,可以把貨幣的交易性需求看作是收入的增函數(shù)。
  貨幣的預防性需求也被稱為謹慎性需求,是指人們出于謹慎動機即為應付經(jīng)濟生活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所持有的貨幣數(shù)量。在經(jīng)濟生活中,雖然人們?yōu)閼兑馔馑钟械呢泿艛?shù)量與人們對意外事件的看法和預期有關,但從全社會來看,貨幣的預防性需求仍然是收入的增函數(shù),即收入水平越高,貨幣的預防性需求就越大;反之,收入水平越低,貨幣的預防性需求就會越小。
  貨幣的投機性需求是指人們出于投機動機,準備在有利的時機買賣有價證券以獲得更高收益所持有的貨幣數(shù)量。貨幣的投機性需求是利率的減函數(shù)。一般而言,當利率水平較高時,貨幣的投機性需求較少;反之,利率水平較低時,貨幣的投機性需求則越大。為什么貨幣的投機性需求是利率的減函數(shù)也就是與利率負相關呢?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有價證券的價格與利率成反比,即利率較低時,有價證券的價格較高;反之,利率較高時,有價證券的價格較低。在利率較低特別是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時,有價證券的價格就會較高,甚至高到正常水平以上。這時,人們會作出這樣的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利率會回升,有價證券的價格會下跌,如果那時再出售手中的有價證券就會遭受經(jīng)濟損失。為避免這種損失,在證券價格較高即利率較低時就應當出售有價證券,將其轉(zhuǎn)換為投機性貨幣,以便在將來有價證券價格下跌時再買進。而在沒有買進有價證券之前,人們手中用于投機的貨幣數(shù)量就會增多。因此,在利率較低時,貨幣的投機性需求就較大。反之,在利率較高時,有價證券的價格會較低。這時,人們會作出這樣的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利率會下跌,有價證券的價格會上升,如果那時再買進有價證券就不能獲得收益甚至會遭受經(jīng)濟損失。為在證券市場上獲得收益,在證券價格較低即利率較高時就應當買進有價證券,即將投機性貨幣轉(zhuǎn)換為有價證券,以便在將來有價證券價格上升時再賣出以獲得收益。顯然,在利率較高時,貨幣的投機性需求就較小,即人們手中持有的用于投機的貨幣數(shù)量就會相對較少。由此可見,所謂投機性貨幣需求,實際上就是人們想利用利率水平和有價證券價格水平的變化進行投機而牟取收益所持有的貨幣數(shù)量。
  在經(jīng)濟學中,貨幣的交易性需求與預防性需求之和用L1來表示,由于它們都是收入 Y的函數(shù),因此記做L1(Y);貨幣的投機性需求用L2來表示,由于它是利率的函數(shù),故記做L2(i)。如果用L代表貨幣需求,則有:
  L=L1(Y)+L2(i) 根據(jù)貨幣需求與利率、收入的關系,我們可以得出貨幣需求函數(shù):
  L=kY-hi
  式中k和h都是常數(shù)。其中k是L對Y的敏感系數(shù),即貨幣需求的收入彈性,表示國民收入變動一個單位所導致的貨幣需求的變動量;h是L對i的敏感系數(shù),即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表示利率變動一個百分點所導致的貨幣需求的變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