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打開微信朋友圈,一條關于28歲北漂投行女去世的消息被轉了滿屏,外行人看到這種遭遇,不過是感覺可惜;而那些同行業(yè)的朋友們卻不那么樂觀了,有的開始自省自己的生活、有的久違地在晚上八點前下了班、有的甚至表示自己預約了體檢……但是即便如此,卻沒有一個投行中人說自己準備轉行,去做壓力更小、更安穩(wěn)的工作。
究竟“投行”有怎樣的魔力,可以讓人明知其高要求、高壓力、高錄取標準,卻依舊心心念念要進去闖蕩?
魔力1:薪酬
高薪,是投行的標簽。很多人選擇金融圈、選擇投行,甚至不惜拼了命地學習、考證、鍛煉自己,為的就是投行的高薪。投行的薪水有多高?其實就高頓研究院統(tǒng)計來看,參差不齊,但年終豐厚、出差補貼肥美、各種激勵金額鼓舞人心是必須的。在外資大行,基層入行的benchmark都能“年薪百萬”,這種吸引力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無法抵擋的。
魔力2:發(fā)展
曾經金融行業(yè)發(fā)展飛速,對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從業(yè)人員看到的是這個行業(yè)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故而為了自己的未來,前赴后繼者眾。而如今雖然金融行業(yè)進入了低速發(fā)展的階段,同時危機四伏,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市場上永遠有野心家,認為越是這個時候,自己越能實現價值。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雖然相對于從前,當下的行業(yè)顯得有些不如意,可是再和其它行業(yè)比一比,又有一種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意味,自然不舍得離開。
魔力3:興趣所在
雖然對金融這個行業(yè)有濃厚興趣的人占少數,但是不可否認真有一群“狂熱分子”將其當做自己興趣和工作完美結合的事業(yè),并為此奮斗終生,抱著這樣的目標,進入投行是一件非常順理成章的事。而另有更多的人,他們是因為進入了這個行業(yè),從而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興趣,越研究、越了解,越放不下。

 
魔力4:高逼格
一提華爾街、陸家嘴、金融圈、投行工作,總給人一種逼格特別高的錯覺,一旦你發(fā)現自己在別人眼中成為了一個特別牛逼的人時,自然而然對這份工作放不下了。投行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它代表了你的生活方式:五星級酒店、司機接送、商務艙、一張讓人眼前一亮的名片,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想要離開投行,你真的放得下這些嗎?
魔力5:證明自己
很多年輕的畢業(yè)生在離開學校的時候,總帶著一股想要證明自己的滿腔熱情。喜歡做什么、想要做什么,這些答案他們還不清楚,但是他們知道實踐出真知,又期待得到大眾的認可,遂那些潮流中的行業(yè)就成了證明自己的一種渠道,投行便是其中之一。
魔力6:合理晉升
投行的晉升機制非常嚴格,一個人在業(yè)內從事相關工作的年份決定了其職位、薪酬以及在行業(yè)內的地位,同時個人的能力、專業(yè)水平,也都是評判其資質的標準。這給很多“草根”出身的年輕人來說,有了一個更加公正的奮斗渠道和目標。想要晉升、想要發(fā)展,那就好好工作,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業(yè)績,拉到更多的客戶和資源,然后考證,CPA、CFA、FRM要考過,司法等內容也要掌握……越有本事的人,越有資格驕傲,如此理所應當。
當然,投行雖然有各種各樣讓人離不開的魔力,但是其本身的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等情況也是需要正視的。不僅行業(yè)中應該采取各種機制給員工更加合理的工作時間,就個人而言,也要懂得安排自己的時間,調整并維持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如此才能長遠。

 
▎本文作者楊陶,來源高頓網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高頓網校”(gaoduneclass),滿滿的會計實務干貨,免費網課隨心聽。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