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自知消費無節(jié)制,委托退休在家的母親幫他打理每月近萬元的工資結余。母親熱衷銀行理財產品,兒子嫌收益太低,葉阿姨該如何為兒子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呢?
  早已退休的葉阿姨僅有2500元的退休金,幸好兒子工作穩(wěn)定,每月補貼2500元家用。經濟方面有兒子支撐,她和老伴的感情也非常和睦,葉阿姨覺得她的晚年生活過得很舒心。
  去年,兒子意識到在沒有存款壓力下自己容易過度消費,因此想讓退休后的母親發(fā)揮”余熱”幫自己打理結余。葉阿姨坦言自己的存款都用來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期限短、風險低、收益也穩(wěn)定,畢竟以后要兼顧自己養(yǎng)老和兒子結婚,因此安全性極其重要。
  談到兒子,葉阿姨表示,他對每年4%~5%的年化收益率不感興趣,認為扣除通脹每年的實際增長率才1%~2%。并且兒子還說這樣的投資“時間成本”太高不合算。
  兒子怕消費無節(jié)制 母親幫理財
  葉阿姨介紹她兒子是一家IT大企業(yè)的技術人員,葉阿姨聽說兒子參與過基金的定投,但由于市場整體不景氣,最后只能浮虧退出。結束基金定投后,兒子一直忙于工作,也沒心思關心投資理財。那段時間兒子自己存著工資,葉阿姨很少過問。
  然而去年開始,兒子發(fā)現自己的信用卡賬單越來越長,而相較他的收入,存款卻沒有明顯的增長,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消費方式有點問題。葉阿姨也說,兒子雖然平時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出門購物,但家里收的快遞可不少,都是些稀奇古怪、貴而不實用的東西,其中多數是電子產品,玩過一陣子后就堆在那兒占地方了。盡管葉阿姨對此心有不滿,但兒子花自己的錢,她也沒有多加干涉。
  某天,兒子突然對葉阿姨說,“媽,我看你一直跑銀行買理財產品,隔三差五銀行還給你發(fā)新的產品信息,理財渠道很豐富啊,我的工資也讓你打理吧。”自此,葉阿姨就成了兒子的“私家理財師”。
  如何打理每月近萬元的增量存款
  葉阿姨的兒子現在除了固定給母親2500元的家用外,每月還上繳9000元左右的工資結余,這樣有計劃的存款方式,試驗下來效果非常卓越。
  起初,兒子只有1萬~2萬元時,她就并入自己的存款一起購買半年期左右的理財產品。隨著兒子給葉阿姨打理的存款逐漸增加,4%~5%的年化收益率已經無法令兒子滿意。兒子又教給葉阿姨一個新金融名詞叫“機會成本”,兒子表示同樣這筆錢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過低、相應的突顯機會成本過高,剔除通脹因素每年實際收益率僅1%~2%,都快趕不上豬肉的漲價速度了。
  葉阿姨贊同兒子的說法,可是目前她*10的投資渠道就是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尋找適合兒子的理財方式一直困擾著她,曾經她也向周圍親戚朋友打聽過,結果不外乎炒股或者存銀行。葉阿姨告訴筆者,“我兒子每個月的工資存款越來越多,我這個為兒子服務的理財師壓力也大了起來。特別過個三五年,兒子也該討老婆買婚房,到時候都得靠這些資金保值增值了,壓力真不小啊。”
  每月收支狀況(單位:元)
  收入(稅后)支出
  本人月收入2500基本生活開銷3000
  配偶收入2800外出就餐購物等1000
  兒子收入15000兒子消費2000
  其他0
  合計20300合計6000
  每月結余14300
 
  年度收支狀況(單位:元)
  收入支出
  兒子年終獎金30000旅行費用5000
  年末大宗購物5000
  人情往來5000
  其他收入0其它0
  合計30000合計15000
  年度結余15000
  家庭資產負債狀況(單位:萬元)
  家庭資產家庭負債
  活期及現金5房屋貸款0
  理財產品60
  基金0其他貸款0
  國債(市值)0
  股票(市值)2
  汽車(市值)0
  房產(市值)250
  合計317合計0
  家庭資產凈值317
  調整投資方式 關注自身養(yǎng)老
  與父母同住,每月給父母一筆生活金,同時因忙于工作而將自己的積蓄悉數交給父母打理。小葉這樣的“模式”,還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別是在上海地區(qū),這樣的成年孩子還是不少。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小葉意識到自己的消費有不必要的超額開支之后,馬上對自己每個月的消費金額進行了控制,以便攢下更多可以用于投資理財的資金。相對不少的“月光族”甚至“啃老族”而言,小葉無疑是理性、有節(jié)制、有目標的一個年輕人,值得贊揚。
  從葉阿姨一家三口母親的財務和年齡、收入等狀況來看,葉阿姨夫婦倆已經退休,收入增長基本靠國家政策,一般與通脹保持較為同步水平。兒子小葉的收入不錯,結余也不少,今后職業(yè)發(fā)展上還有上升空間。家庭無負債。短期目標是讓結余資金盡量保值增值,中期目標是為兒子今后結婚、購房做好準備。
  理財目標明確后,就該考慮如何進行行動了。
  穩(wěn)健型理財可轉為混合型
  葉阿姨目前*10的投資渠道就是較為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這屬于穩(wěn)健型的理財工具,風險低,但收益相對而言也不是很高,一年的資金收益率綜合下來也就4%多一些,若能達到5%都已經算不錯。對于老年退休族群而言,這樣的理財工具認知度高,接受度也比較高,也還算合適。
  但一方面,正如兒子所說,如果剔除通貨膨脹率,這樣的年化收益水平并不能讓人滿意;另一方面,這些資金畢竟主要是為了兒子將來結婚、購房做儲備的,對年輕人而言,其實是可以承受稍高一些的風險的,以便博取更好的收益可能。
  為此,建議葉阿姨在60萬元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后,可將其分為兩份為三份,分開投資打理。
  比如,拿出其中的20萬元作為葉阿姨夫婦倆的“補充養(yǎng)老金”,為將來的舒適養(yǎng)老做好儲備。由于養(yǎng)老是個長期目標,為此,這筆資金可以投入于較為中等期限、收益較為穩(wěn)健的理財工具中,比如儲蓄國債、分級基金的穩(wěn)健收益份額等。
  拿出30萬元用于為兒子的結婚、購房做準備,作為“婚房儲備金”。兒子的婚房計劃預計五年內要完成,首付款預計需要100萬元左右,未來五年,預計兒子每年還可以攢下10萬元直接納入這個“婚房儲備金”,那么未來五年,這30萬元及后續(xù)五年每年投入的10萬元,每年的復合收益要達到10%,才能實現百萬元的首付款積攢計劃。如果未來五年每年能夠攢下12萬元進入該儲備計劃,則每筆資金年復合收益約7.5%即可實現。但無論是10%還是7.5%的年化收益率,顯然都需要選擇較為激進的投資方式。為此,我們建議葉阿姨可以嘗試將這30萬元投資2~3只偏股型基金(因為從葉阿姨的介紹來看,她自己的炒股水平可能比較有限,為此直接投資個股可能風險較高)。
  另有10萬元可作為葉阿姨夫婦倆的“家庭醫(yī)療基金”。因為夫妻倆已經退休好幾年,從他們的退休工資金額來看,估計兩人都是普通的企業(yè)退休,醫(yī)療保障水平肯定遠不及退休公務員,為此自己還是得留一筆大額的應急醫(yī)療基金,以防萬一。
  老夫妻可更多關照自身
  此外,趁著現在老兩口身體還較為硬朗,建議葉阿姨夫婦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除了關心兒子的理財和婚姻大事,更該多關注自身的“享受”。辛苦了一輩子,有什么地方想去,有什么心愿愛好未了的,都可以趁現在還走得動、吃得下,多實踐早實現。
  特別包括旅游這一塊,目前來看葉阿姨一家一年的旅游花費為5000元,由于兒子的月收入和年終獎都不錯,老兩口還是可以多出去觀光觀光,也不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理財計劃。
  當然,老人出門還是要讓兒子提前在網上買好一份旅游意外險。同時,盡量不要跟所謂的“低價旅游團”、“保險旅游團”等出行,以免上當受騙。

 
掃一掃微信,關注*7財經資訊